首页
搜索 搜索
资讯

以结构转型为主线深化改革

2023-05-28 15:29:16 中评网


(资料图片)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“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,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,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,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”。推进包括产业、科技、消费、城乡、能源、贸易等领域的经济结构转型,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推动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坚持深化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结构性改革,由此破除体制机制面临的障碍,为经营主体营造长期稳定的良好发展预期。

结构转型离不开结构性改革

学习时报发表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胡雷文章提出,以结构性改革形成结构转型的制度保障。例如,推进科技结构转型,需要加快推进科教体制改革,不断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。推进产业结构、消费结构转型,形成服务型经济,不仅需要深化服务业市场全面开放的制度改革,还需要深化在促进人口城镇化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方面的改革。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推进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结构转型,需要加快推进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,深化促进低碳发展的投资制度改革。

化解结构转型中政策与体制的矛盾。加快推动结构转型,不仅需要短期政策的调整,更加需要深化中长期的体制改革,通过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转型中政策与体制、体制与体制的矛盾。例如,推进贸易结构转型,进一步吸引国际高端要素集聚,不仅需要进一步降低关税、优化负面清单,更需要加快推进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的对接,这就触及国内深层次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体制改革。推动我国城乡结构转型不仅需要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,更加需要深化以城乡资源双向自由流动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导向的制度变革。
平衡结构转型中的重大经济关系。例如,产业结构转型不是要“去工业化”,而是要实现“新型工业化”,这就需要以结构性改革平衡好工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关系。以服务型消费为导向的消费结构转型也需要平衡需求与供给的关系。这需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,处理好需求与供给的关系,形成以需求引导供给的格局,实现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动态平衡。此外,还需要通过分配制度改革等,以避免结构转型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失衡。

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

文章指出,稳定并增强发展预期。结构转型需要稳定经营主体、消费者等各方预期,各方有预期、有信心,才会有发展。一是要尽快改善消费预期,减少资本市场、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预期的冲击。二是着力稳定经营主体的发展预期,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预期。要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,“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,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”。

充分激发市场活力。一是在更多的投资经营领域向社会资本更宽范围放开,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。二是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措施,清理在市场准入、审批许可、经营运行、招投标、融资等方面的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,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,充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。三是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深化国企改革,充分激发国有企业活力。

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关键在于要以公平竞争为导向优化产业政策,实现反垄断的重大突破。全面实施普惠化、功能性的产业政策,在各类企业充分竞争中提高经济运行效率,加快构建实体经济、技术创新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,形成创新驱动的基本格局,同时加强产业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。